
王鸿滨,1999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,获硕士学位。2003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,获博士学位。2003年7月-2006年9月任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讲师。2006年9月-2008年11月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,副教授。2008年11月至今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
研究方向:汉语史;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
承担课程:
研究生课程:语言学概论、对外汉语教学理论、汉字教学研究、汉语发展史。
本科生课程:古代汉语、现代汉语、中级汉语综合、初中级汉语听力、初中级汉语阅读、汉字教程、高级报刊、热门话题、高级写作、词汇语法教学法、经贸汉语综合、经贸汉语阅读、经贸洽谈等课程。
联系地址:binhw85@163.com;
科研情况:学术专著1部,词典1部,教材1部,论文30篇,已完成课题10项,在研2项。
姓名Name:王鸿滨
邮箱Email:binhw85@163.com
电话Phone:+8610-8230XXXX
职称/职务Title(s):副教授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
所在院系Department/Division: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
学位信息Degree Information:
1999年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;
2003年于复旦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;
2006年——200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
所教课程Course Taught:
承担的本科课程有:古代汉语、现代汉语、中级汉语综合、初中级汉语听力、初中级汉语阅读、汉字教程、高级报刊、热门话题、高级写作、词汇语法教学法、经贸汉语综合、经贸汉语阅读、经贸洽谈等课程。
承担的研究生课程有:语言学概论、对外汉语教学理论、汉字教学研究、汉语发展史等课程。
学术成果Publications:
专著:
《春秋左传介词研究》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05年6月。
论文:
1、《类型学背景下汉英介词系统的差异》,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》(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),2015年第5期。
2.《从三部工具书看离合词的编写问题》,《汉语国际教育两岸教师研讨集》,2014年9月,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。
3、《类型学背景下汉英介词对比及教学策略》,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》(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),2013年第4期。
4.《〈春秋左传>中与介词有关的双宾语句式及其转换》,《汉语句式研究与教学主题论文集》,2013年5月,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。
5.《< 春秋左传>中介词“隐现”现象的考察与研究》,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》(第2辑),2011年10月,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。
5.《〈考工记〉“名-形-动”同词形的语义基础》,《励耘学刊(语言卷)》,2008年6月。
6.《介词“自/从”历时考》,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年第1期。
7.《陆王辞书学理论述略》,《辞书研究》,2007年第1期。
8.《高级母语教育与人文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》,《中国语文通讯》,2008年第87-88期。
9.《从< 连文释义>和< 现代汉语词典>的比较看汉语双音并列词语的传承方式》《中国语文通讯》(香港),2007年第81-82期。
10.《论广播电视对外宣传与汉语国际推广互动策略》,《现代传播——中国传媒大学学报》,2007年第6期。
11.《植根于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汉语语法观--陆王训诂学理论对汉语语法学的关注》、《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8年9期。
112《以人为本——广告语言的生命》,《应用写作》2006年第9期
13.《析“连X都Y”》,《现代汉语虚词与对外汉语教学》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5年。
14.《古典文献专书辞典编纂原则与方法的有益实践——评< 十三经辞典>》,《辞书研究》2005年第6期。
15.《“差点儿”试析》,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4年第1期。
16.《< 春秋左传>中的“无(有)以”》,《西安联合大学学报》2004年第2期。
17.《上古汉语介词的发展与演变》,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4年第3期。
18.《处所介词“于(於)”的衰落与“在”的兴起》,《汉语史研究集刊》第6辑,巴蜀书社,2003 年。
19.《“除”字句溯源》,《语言研究》,2003年第1期。
20.《< 春秋左传>中的“S以VP”结构试析》,《语文研究》,2002年第1期。
21.《< 春秋左传>中“S以VP”结构修辞效果试析》,《修辞学习》,2002年第2期。
22.《< 春秋左传>“以为”结构分析》,《唐都学刊》,2002年第2期。
23.《规律与方法:回顾与前瞻——关于廖序东先生〈马氏文通〉的两篇文章引发的思考》,《人淡如菊——语言学家廖序东》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2年。
24.《从〈左传〉主题句中“以”的词性判定看语文辞典词性标注问题》,《玉林师范学院学报》2001年第4期。
25.《〈礼记〉中的范围介词“与”及其发展》,《古籍研究》,2001年第4期。
26.《< 马氏文通>位次”“静字”述评》,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》2001年第2期。
27.《< 春秋左传>中助动词“可以”探源》,《汉中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1年第2期。
28.《< 春秋左传>中“所以”和“是以”试析》,《商洛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1年第3期。
29.《〈说文解字〉“因声求意”之方法初探》,《唐都学刊》,1998年第17卷。
30.《〈马氏文通〉对助字研究的贡献》,《汉中师范学院学报》,1998年第1期。
研究课题:
1. 1996年—1999年参加新闻出版署“八五”规划重点课题《十三经辞典》中《春秋左传》、《尔雅》、《礼记》分册的部分编纂工作。
2. 2002年—2003年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《春秋左传介词研究》(课题批准号:2002EYY001),已结项。
3. 2004年—2005年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文科课题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介词研究》,已结项。
4. 2004年—2005承担新闻出版署规划特大型综合性词典《大辞海》(上海辞书出版社)的部分编纂工作,已完成。
5. 2005年—2007年承担《汉语大词典》修订版(汉语大词典出版社)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,已完成。
6.2006年—2008年主持国家语委科研项目:《基于汉字构形学理论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》,已结项。
7.2013年承担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《类型学背景下的英汉介词研究》,在研。
8.2013-2014学年承担受资助教学实验课《商务汉语综合(三上)》,已结项。
9.2015年承担“北语模课”二期工程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项目”《MOOC背景下的本科留学生商务汉语技能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》,在研。
10.2015年承担北京和语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《留学生汉语课外分级阅读材料的研制——以经贸类材料为例》,在研。
工具书和教材:
1.《汉语成语词典》,副主编,中国石油出版社,2001年1月。
2.《风光汉语----初级读写》(第一册)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7年8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