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
   
首页 基地概况 新闻公告 研究人员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汉办培训班 基地讲习班
 
通知公告
图片新闻
基地新闻
通知公告
 
首页 >> 新闻公告 >> 通知公告 >> 正文
通知公告  
梁彦民副教授做学术报告
发布日期:2015-07-10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  617日,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本学期的系列学术报告如期进行。基地副主任梁彦民副教授做题为《汉字教学的实践性原则》的学术报告,报告由基地副主任姜丽萍教授主持,基地研究人员、我校研究生等二十多人参加了报告。

  梁彦民副教授首先明确了“教学原则”的概念,然后提出汉字教学的实践性原则,强调在实践中学用汉字,通过大量的认读和书写练习掌握汉字,最后提出了对教学的反思。

  

    关于汉字认读,即“看”汉字的训练,梁彦民副教授提出,“看汉字/认读汉字”训练的短期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体会表意文字的字形特点、培养汉字的结构观念、注意汉字形体区别特征;“看汉字/认读汉字”训练的长期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汉字根本性质的认识,正确把握汉字字形体现意义信息的根本属性。

  关于汉字书写,即“写”汉字的训练,梁彦民副教授提出,汉字的笔画来源于线条,写汉字的实现过程非常复杂,它是区别于认读的另外一种能力,认读只需要掌握对汉字形体的识别,书写则需要恢复全部细节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较难在初级阶段,或较短时间内把握汉字的笔画和线条。写字教学根本的矛盾来源于“语文关系”问题,即“所认即所写”,他还提出了“多认精写”的观点。

  对于教学的反思,梁彦民副教授提出,在初级汉语教学阶段,过多地依赖拼音,使学生“见不到”汉字,阻碍学生开展认读汉字的训练,或单纯强调“听说读打”,主观地削弱学生“写汉字”的训练,都会对汉字汉语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。

  在论讨环节,大家还就汉字的难易度、教材对汉字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。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本页】
关于我们| 联系我们|  
版权所有© 2014 北京语言大学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 邮政编码:100083
网站建设:信息化办公室 | 内容维护: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